日前,瑞士英力士集团投资约19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德国西门子在德以外的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即将落户北京,此外,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美国摩根大通公司、日本罗森集团等诸多知名跨国企业近日集中签约在沪投资项目。辉瑞普强全球总部在上海揭牌,成为首在中国设立全球总部的跨国药企。外企纷纷加码中国市场,反映出中国开放加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我国仍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商务部部长钟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务部目前努力“稳外资”,实施促进外资的做法主要包括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外资结构和改善营商环境。
外企不断扩大对华投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较上年下滑13%,为连续第三年下滑。不过,中国吸引外资总量逆势增长4%,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之位。国际社会有分析认为,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等不利因素增多,但外商来华投资兴业的热情不减,表明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认可和信心。
“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建平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升级并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场,跨国公司会考虑靠近市场。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选择在中国投资,寻求商家的关联配套也是一个重要理由。
根据商务部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持续保持平稳增长。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60家,实际使用外资36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
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均呈较大增幅。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0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7.2%,占比达到28.5%。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同时,从投资来源地看,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8.1%、18.9%、7.5%、9.2%和100.8%,欧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9.5%。
对于外资在华加码升温,张建平表示,外企投资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面向的是全球市场。“从这一角度看,这轮外商投资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大都投向国家鼓励的行业和领域。”
匈牙利佰路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贝思文告诉记者,在中国创办公司就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公司也进一步在中国开拓了业务,挖掘了更多的商机。
“目前中国的开放为外资创造了机遇,更使带有技术附加值高的外商找到了投资热土。”贝斯文表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在上升,但是劳动力素质也在提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在中国投资仍然具有优势,这就吸引了一批高技术外企来华投资兴业。
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从上一年度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中国欧盟商会近日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19》报告显示,62%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作当前和未来排名前三的投资目的地,56%的受访企业考虑今年扩大在华业务。
为了配合此轮外商投资,各地也都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上海为例,今年以来,该市多区出台了扩大开放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新政策。比如,静安区最近发布的“全球服务商计划”,内容包括将大力集聚和培育高能级的全球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群,增强面向国际国内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外资来了,关键还得服务好、留得住,让更多外商把中国当成自己的“家”。张建平表示,接下来,中国要不断完善法治化、透明化的营商环境,让国企、外企和民企等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要贯彻落实新《外商投资法》,尤其是对外商要真正实现准入前和准入后的国民待遇,同时可以尝试让外资参与到中国的标准制定当中来。
记者了解到,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同等适用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和政府采购活动。中国将继续深入研究外商投资企业提出的合理关注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为投资者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此外,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可以加速推广,同时要尽快推出第5批自贸试验区。”张建平表示,各地方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将国家关于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的要求和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到位,避免“玻璃门”和“弹簧门”。
相关阅读:
与“外资加码中国市场 ”有关的更多资讯可访问一诺生物资讯中心进行浏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