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充足,各类针对性政策的出台将为战胜疫情和恢复生产提供支撑,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光明。
“中国发展前景不会因为当前的疫情而改变”
“中国经济具备战胜风险和挑战的良好条件,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保持乐观,并相信经历此次疫情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变得更加健康。”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对中国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以及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所作努力表示肯定和感谢。
路透社最新调查结果持相同观点。受访的40位亚太和欧美地区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就会迅速反弹。
普华永道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当疫情结束后,经济增长将很快回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正常轨道上来。西班牙《经济学家报》预计,随着疫情传播速度逐渐放慢及中国企业逐渐复工复产,中国经济活动将很快恢复正常。
“中国经济基础牢固,发展充满活力,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菲律宾财政部长多明格斯表示,菲方将始终同中方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将疫情对两国间正常人员、货物往来及重要合作项目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发展前景不会因为当前的疫情而改变。”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高管文森特看来,泽布吕赫港的未来“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期待“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中国政府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为市场注入强大动力。
许多国际权威机构近日也相继发声,表达对中国经济克服短期挑战、长期向好的信心。
对于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举措,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专家马吉特·莫娜尔表示肯定。“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特别是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帮扶作用更为明显。”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速将放缓,但第二、三季度将回升。报告认为,在金融领域,疫情仅是“短期波动的来源”,不会对全球股市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从目前情况看,这次疫情并未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实质性的持续亏损”。
世界银行发表声明说,相信中国有防控疫情、保持经济韧性的政策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中国政府正通过危机应对措施、流动性供应、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上述政策和措施有效防控疫情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恢复正常,未来全球经济受影响的程度可能较小,持续时间可能较短。
IMF新闻发言人盖里·莱斯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回旋余地来提振经济”。
“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激励中国再前进的发展机遇”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表示,40多年来,正大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更足、动力更强。
“中国各地在全力以赴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正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阿联酋通讯社执行社长穆罕默德·里希说。
阿根廷经济学家、科恩金融集团投资分析师迭戈·法尔科内援引集团数据分析说,到目前为止,市场对本次疫情的反应都处于合理范围内,短期内股价等会因为疫情而波动,但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更多企业恢复生产,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和投资都将恢复正常。
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也在对冲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莫娜尔认为,疫情在对一些传统行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对中国而言,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激励中国再前进的发展机遇。”谢吉人坦言,疫情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包括商业和经济环境的改革。疫情过后,中国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商业模式、销售渠道等可能出现新的转变,“中国经济可能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
(本报北京、华盛顿、曼谷、布鲁塞尔、开罗2月23日电 记者俞懿春、吴乐珺、赵益普、郑彬、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