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是硬科技时代的先导,决定着大国科技竞争的兴衰成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高温超导材料
其强场特性远超低温超导材料,应用高温超导强场磁体形成了紧凑型托克马克(由封闭磁场组成的“容器”)这条新的技术路线,高温超导紧凑型可控核聚变技术,将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不断推向高潮。超导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取决于未来能否将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变得更接近常温,从而降低超导技术应用的成本。
2、智能材料
磁流变新材料和智能控制算法,依靠磁流变液更大的阻尼变化范围和毫秒级响应速度,根据外部的振动环境,实时调节磁场强度来瞬时改变减振系统的阻尼和刚度,实现智能主动减振,并将振动控制与运动控制完美融合。改变了国内磁流变材料性能不足、结构瑕疵、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可降至海外进口的50%左右。
3、生物合成材料
应用领域:用可再生原料基于设计、材料科学和可持续性交叉点,向传统纺织行业应用,改造传统行业规则,引领传统行业向可持续生物领域发展。以葡萄糖为原料和葡萄糖二酸为中间体的技术路线或许能成为实现FDCA(呋喃二甲酸)大规模的应用,FDCA可合成聚酯、聚酰胺、聚氨酯,可替代基于化石资源的PTA。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在消费领域的应用(餐具、刀叉、勺子)。呈现其影响传统行业的制造工艺、替代以石化为资源的机会、从消费者生活角度更加隐性。
生物合成工业酶制剂:其具有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下游市场放大效应,可称为生物制造产业的“芯片”,将合成生物和纳米生物技术结合,将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结合,可实现分子设计及改造的酶产品,叠加生物催化的效应,实现单一酶或者化学催化难以具备的功能,且在苛刻环境下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
双碳特点: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负碳智造平台,产品涵盖原创的负碳新材料(如二氧化碳“一步法”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聚合物单体及多种高价值化合物。
半导体材料。
工艺技术:黑影溶胶技术利用物理涂覆原理能有效替代传统的化学沉铜技术,使用黑影溶胶能有效降低PCB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及耗电量,同时由于原料中不涉及金属钯,也能为众多PCB生产企业降本增效,更好践行国家“双碳”战略。黑影溶胶技术常年被国外巨头垄断,国产替代的需求强烈。
4、新能源材料
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能量密度高达520Wh/kg、体积能量密度1100Wh/L,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锂金属负极全固态原型电池可实现1000次以上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80%);该电池拥有10C的充放电性能以及-40到+100摄氏度的工作温域。市场切入对电池能量密度高度敏感的高端无人机市场,并通过迭代正向动力电池市场挺进。
正负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具有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电导率等劣势可通过改性技术弥补,拥有较磷酸铁锂更高的电压平台和相同的理论比容量,其理论能量密度相对高15%-20%,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添加锰元素以提高电压平台,成为关键突破。相较于主流石墨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脱锂电位低、原料易得、环境友好等优势,广泛用于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和固态电池。
储能:聚阴离子型钠离子正极材料,主要基于未来面向大规模储能市场的判断,其具有稳定的三位结构框架较好管控,没有氧化物正极材料表面残碱的问题。储能市场需要无资源限制、长寿命、高安全等条件,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体其原材料容易获取、低温性能好、安全稳定、零电储存等优势,更适合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对循环、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
环保:打造安全、成本与能量密度极致平衡是锂电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独创的材料修复技术,将三元废料、磷酸铁锂废料通过修复技术,直接转化为正极材料,省去废料处理的化工过程,减少污染,较常规回收成本降低90%以上。
5、金属材料
汽车领域:汽车钢的技术复杂程度和评价维度,远超强度和韧性,新材料商业化的另一个难度是,材料越新,汽车公司和行业越没有对应的可以吸纳新技术的标准。基于新材料特性的一体式车身制造技术,从材料、工艺和设计三位一体的为汽车降低成本和碳排放是最大的价值贡献。
金属材料工艺:在国内已实现石墨炉量产高性能钛合金MIM,可较低成本实现在消费电子端的应用。
6、纳米材料
纳米粉体材料:多元性纳米材料符合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且技术壁垒远高于单元粉体。国内多元纳米粉体材料的需求旺盛,但高端基础材料品类依然受外国限制。火焰合成技术可解决国内高端纳米粉体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具有较强“平台”属性技术,可灵活生产不同种类的纳米粉体材料。
纳米加工技术:高精度晶圆级纳米压印技术,实现50nm---20nm高精度微纳米加工技术的进口替代,甚至有望替代部分传统的光刻工艺,为解决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困境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和产业协同资源,纳米压印技术类似特殊的“印章”,先刻上纳米电路图,再将电路图案“压印”在晶圆上,像盖章一样。相比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拥有批量加工、成本控制等优势,更适合移动端消费电子设备及创新产品的应用。
7、无机非金属材料
电子玻璃:是具有光电、磁电等特殊功能的高科技玻璃材料,中国有超过90%的电子玻璃品种无法自己生产,这种现状已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安全,已有中国发明的光电倍增管玻璃,并占据全球市场的97%。
其他前沿材料:光伏电池片PERC效率提升空间有限,HJT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HJT电池的关键在于低温光伏银浆,银浆是印刷于硅片两面起到重要导电作用的电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银浆占非硅成本的比例超过50%,在电池片整体成本中占比约20%。低温银浆的颗粒银达到高温银浆中的“烧结银”效果,在银浆的相同导电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银浆的含银量,从而降低银浆的成本。低碳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碳排放只有普通水泥的20%-30%,能耗仅35%,其成本与水泥相比降低了20%以上,能够在加气混凝土、道路基础、低标号混凝土等特定场景中满足同样的力学及其他相关标准要求。可大规模用固废来生产建材,成为“循环经济”的先行者。
内容搜集自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