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化工行业该何去何从,以及由此事故引发的对化工行业和园区未来政策走向的变化,引起了化工业界的强烈关注。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王伟在4月10日召开的2019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强调,这次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既暴露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也给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化工行业究竟该何去何从,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是不是该一关了事;如果不关,我们该怎么做,应引起我们深思。
对于一些地区提出的“去化工”、建设“无化区”的做法,业界的反应最为强烈。江苏煦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俊友告诉记者,建设“无化区”是因噎废食,很不现实。不能一出事就以“壮士断腕”的方式关闭企业,掩盖监管失职。
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强调,现在我们正在倡导高质量发展,在决策层面是否也要极为审慎地出台一些高质量的政策,且要具有合理合规性。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陈庆俊谈到,要从事故可防可控的角度来看待化工产业;而且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可或缺。既然如此,就要思考如何搞好管理,而不是“一刀切”地关停企业。将合规合法的、环保投资上亿元乃至上十亿元的化工企业也一同关闭,对这些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于如何加强化工安全管理,海宁市和平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祥说,反观欧美制造强国,哪一个没有几家让人耳熟能详的大型石化企业?这些大型企业的安全、环保类事故较为鲜见。而我们出现问题的企业,往往存在一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内在原因。或是制度执行不利,或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乃至投入缺失,或是从业人员及监管人员的素质问题。建议地方监管要有一定比例的具备大型石化化工企业从业经验的安全技术人员的参与,真正实现专业化的监管,而不只是出于行政色彩的监管。
期待监管更精准更专业
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的政策走向和整治措施近期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应急管理部近日提出,要采取最为严格的措施,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化工业内人士也针对如何实施更有效、更高质量的安全监管,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进行着思考。
毋庸讳言,化工生产与矿山、交通运输等许多行业一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当前一些化工园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确实有待提升。但是,从世界化工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只要预防和管理到位,危险隐患完全是可防可控的。而危险的防与控,一方面需要化工行业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有效、科学、精准的安全监管。
化工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装置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在提升,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安监部门的专业化监管水平参差不齐,能力明显不足。据企业反映,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监管人员甚至对化工设备、工艺、产品的专业术语都搞不清楚,对物料的性质、危害并不掌握。如此,如何能够使监管真正管到根上,管到点上,管出高水平和高质量?
与业内人士的呼声一致,应急管理部此次提出,要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并且提出了建立企业技术人才到地方安全监管部门任职交流机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危化品专业支撑力量建设等具体措施。我们欢迎并期待,政府部门能够审慎出台高质量的管理政策,实施更精准、专业的监管措施,让监管走在风险的前面,而不是出了事故以后再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头痛砍头、脚痛斫脚”。
更多资讯请前往一诺生物资讯中心进行查询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