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必须打赢,就是没有退路。还是那句话,军中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完不成任务必问责,请拭目以待。”在3月5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立下了军令状。
刘炳江立军令状是有底气的。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场标志性战役之一,在2018年的首战之年,就取得了“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的成绩。“2018年化解钢铁年产能3000多万吨,8.1亿千瓦的燃煤机组基本达到了天然气发电的排放水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发电基地,淘汰了1.3万台工业炉窑,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首次跌破60%,关掉了2.3万台燃煤小锅炉。”刘炳江表示,依靠产能调整和煤炭治理,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国PM2.5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不断增长。
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是京津冀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尤其是对秋冬季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其艰巨性和反复性非常突出。在“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收官的2017年,为完成北京PM2.5在一年内下降13微克/立方米的世界大气治理史上难题,“秋冬季攻坚方案”在短时间内迅速出台;2019年,在蓝天保卫战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2000多位科学家齐心协力,蹲点在“2+26”个主要城市和11个汾渭平原的城市,“一市一策”,极具针对性地进行大气治理。“正是因为这样,我是非常有信心,2020年约束性指标一定能够完成。” 刘炳江说。
当然,保卫蓝天不只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合规排放、大众绿色消费,应当各尽其责。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化工行业目前年排放废水、废气、废固的量分别占全国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16%、7%和5%。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偏高、排放物处理率明显偏低。因此,化工企业更应当主动履行环保责任。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场保卫蓝天的战役中,石油和化工企业贡献了足够的智慧和心血。譬如,中国石化与保定市雄县政府合作打造“雄县模式”,发展地热给居民供暖,“供暖告别了烟囱”。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地热能的供暖面积达到287万平方米,替代标煤6.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万吨。“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在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等13个省份还要建20个类似的无烟城。此外,中国石化在“2+26”城市区域内的炼油企业已全部完成国Ⅵ油品质量升级。
中国海油实施的渤海油田环保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了天然气市场推广和成品油质量升级,并优化了能源和运输结构,稳妥推进了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
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韧劲,在接下来的蓝天保卫战中,石油和化工企业自然当一以贯之。而且,不仅要做到“独善其身”,更应以“兼济天下”的胸怀,用新技术新产品去帮助其他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也为自身发展开辟出新的蓝海。
山东一诺生物是糠醇厂家企业,并时刻注意保持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共生循环。